图片新闻

别样芳华美丽绽放——吉林阿里郎律师事务所行政人员李锦丽

信息来源: |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21-12-21

在吉林阿里郎律师事务所有这样一个女孩,一头齐眉短发,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弯弯的眉毛,温婉的目光,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她就是吉林阿里郎律师事务所的内勤,律师们的“大管家”“好姐姐”李锦丽。

李锦丽,女,44岁,朝鲜族,2004年应聘来到律师事务所,在内勤岗位上工作17年。十几年来,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工作中事无巨细,井井有条,律所的运转一天都离不开她。


图片


爱岗敬业,默默奉献

一般情况下在律所做内勤能干上三五年就算长的了,可李锦丽一干就是17年。

刚到吉林阿里郎律师事务所时,因为工作纷繁复杂,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她就一步步从头学起,从最简单的后勤保障、对外联络,到基本的法律知识、案件登记、结案后的归档,再到相关的财务知识等,遇到不懂的地方,她就仔细研究,认真琢磨,虚心请教。多年来,她始终保持着高、快、精、准的工作效率,小到每件办公用品,大到活动的组织策划、各项制度的起草制定,无不凝结着她的付出和心血。几年工作下来,她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工作经验,并不断地创新,使吉林阿里郎律师事务所的行政工作做到有章可循、井然有序、周密严谨,律师事务所的行政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多次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和好评。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李锦丽于2010年11月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2014年7月还被延边州司法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在她和全所律师的共同努力下,吉林阿里郎律师事务所不断发展壮大,先后被授予“吉林省优秀律师事务所”“吉林省文明律师事务所”“省级优秀党支部”和延边州“规范化律师事务所”等多项荣誉称号。在吉林阿里郎律师事务所的发展和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李锦丽的辛勤劳动和全心全意的付出。

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内勤是律师之间、律师与外界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在吉林阿里郎律师事务所无论是谁,只要在工作或生活上遇到难题都愿意和她倾诉,她也总能用热情的笑脸和贴心的话语,为大家化解心中的困惑。李锦丽把各项工作都做得有声有色,得到了律师界的广泛赞誉,其他律所或新成立的律所纷纷将本所的内勤送来向她学习,她也总是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人,因此也成了全州律师所内勤的标杆。

李锦丽不但业务精通还是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人。有一年春节前,一位农民工满面愁容地来到所里咨询:老板拖欠工资,他没钱回家该怎么办?李锦丽详细了解情况后,心想:几千元钱对于条件稍好一点的家庭来说不算什么,可对眼前这位农民工来说,就是全家人生活的希望。于是,她一边安慰这位农民工,一边联系本所律师,通过律师的耐心沟通,包工头支付了所欠工钱,农民工顺利地拿到了足额工资,高高兴兴地回老家了。

像这样的事情还很多,李锦丽总是热情接待他们,让他们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享受到了有温度、有情感的法律帮助。

突发恶疾,顽强抗争

2018年11月,李锦丽被确诊为左肾上腺软组织恶性肉瘤,而且是晚期两处转移。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恶性肿瘤,是世界医学史上难以攻克的难题,死亡率极高。

求医的路异常艰难,因为她得的癌症目前国内无药可治,国内很多医院都拒绝为其诊治,几经周折最后在北京某医院找到了国内治疗此类肿瘤的顶级专家,做了身体左侧的“大扫除”,切除了左肾、肾上腺、肾动脉等器官。

面对病魔和死神,她最先想到的还是律所的工作,患病前,她没休过一次年假。偶尔有事要办,也会在办完事后自觉地回到工作岗位,加班加点也要把耽误的工作补回来。她请律所主任尽快招人接替她的岗位,以免影响律所的正常运转。但律所金主任告诉她,要安心治病,不要考虑工作的问题,大家都在盼望她早日健康回归。

不忘初心 ,继续前行

术后很多医生断言她只能再活六个月,必须进行放化疗治疗。治疗期间她的头发掉光了,体重降到了不足40公斤。尽管治疗过程非常痛苦,但她把亲人、朋友、同事们的安慰和鼓励化做战胜病魔的勇气和力量,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和顽强的毅力与病魔抗争。2019年11月,李锦丽重返到她心爱的工作岗位。一年、二年、三年,李锦丽的病情有了突破性的反转,肿瘤恶性程度几乎控制在最低,创造了医学上的奇迹。大家又见到那个脸上整天洋溢着笑容的李锦丽了。

考虑到她的身体情况,律所的主任和律师们尽可能地多分担一些工作。上级主管部门和律师协会也尽可能地照顾李锦丽,给予工作上最大的便利。她深知大家对她的关心和照顾,在工作中更加细致认真,每次都是第一时间高质量地完成好各项任务,得到主管部门和所里律师的高度认可。

现在李锦丽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做着各种治疗,每天除了治疗外,她把时间都扑在了工作上。她说:“是大家的鼓励和支持,才让我创造了医学史上的奇迹,我一定会继续努力,为吉林阿里郎律师事务所更好地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