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你好,伊犁——我的援疆日记(一)
信息来源: |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22-08-05
2019年7月12日,我参加了“司法部援藏律师服务团”到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一年服务期满后连续两次续签。2022年7月12日,我结束三年的律师援藏工作,返回家乡。三年的法律援助工作,让我深深感受到边疆地区群众对法律援助的需求和受援人对法律援助的渴望。心中有一种力量促使我在三年援藏之后又报名参加了由司法部、共青团中央共同发起和组织的2022年“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我再次辞别亲人,离开故土,背起行囊,带着服务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情怀,踏上新疆这片热土,来到祖国的西北边陲——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巩留县。
这里距离我的家乡吉林长春4000多公里。
巩留县,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全县总面积4528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10月,巩留县辖6个镇、2个乡,另辖6个乡级单位。县人民政府驻巩留镇。“巩留”是建县时拟取的名称,似因巩乃斯河而得名。据民国年间《巩留县志》手抄本所载,巩留县当时辖地广阔,故取“巩吉斯、特克斯塔留”前后二字而命“巩留”,有“巩固长留”之意。哈萨克语作“托古斯塔绕”(意为“九条支流”,寓意众多的河支流),蒙古语、维吾尔语则作“托古斯塔拉”。

初到巩留,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里的人特别的热情,巩留县司法局的领导、同事对我的到来都表示了极大的欢迎,生活工作方面也都对我照顾有加。巩留县司法局的刘小利书记、加沙尔局长、华特科长带我在两间宿舍里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间,然后他们再租下来,还给我配备了必要的家电。司法局的工作人员杨志是一名东乡族的小伙子,也是忙前忙后搬运行李,水电燃气保障到位。我的志愿者小搭档是一名基层法律工作者,一个性格外向、工作认真的回族姑娘小苏。小苏得知我要来援疆后一直跟我保持联系,到了服务地后也是提供各种生活帮助。我刚到巩留县时司法局分管法律援助工作的吴增利主任在外开会两天,他回到巩留县后也是第一时间与我见面,关注了解生活保障相关情况。他们的热情都让离家在外的我感受到了家人就在身边,温暖就在身边。这些也更促使我要用更努力的工作回馈这片深情的土地和这里的人们。

在未来的法律援助工作中我将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紧紧围绕新时代对法律援助工作的新要求,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法律援助质量,同是也争取发挥好传帮带作用,为服务地培养法律服务人员的工作添砖加瓦,切实解决服务地法律服务人才短缺问题。充分发挥好自身的作用,为受援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初心不改,使命不怠。法律人共同前行,攀一座山,追一个梦,让法治的阳光照耀在祖国的每一片土地上。
“1+1”法律援助志愿者
吉林衡丰律师事务所刘沫含